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生命中的一束光|不能倒、不能退,直到“春天”来临


发布时间:2023-03-23


2月16日,阳光洒满街头。从济源市人民医院门诊部11楼往下看,车水马龙,一切安然。

在遭遇了从业13年来最艰难的时刻后,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王思乂终于可以停下脚步,看一眼窗外的风景,“春天来了,真好!”

【疲惫:最忙时一天只睡2个小时 】

疫情下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有多累?

王思乂回忆,作为全院最早接收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科室,2天不到,科室接诊量就达到饱和并不断打破记录,且床位也从核定的45张加到了77张。“连过道里都塞满了人,有的患者为了能住进来,甚至提出自己带床过来。”

冬季,本就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每年这个时候床位也很紧张,这次再叠加新冠,压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王思乂说。

为了救治更多患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原来三个班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个副班、1个会诊班,医护人员不是在接受新病人、救治护理,就是在加班写病历、和家属沟通病情。

“原来一名医生可以管8个病人,那时差不多要管16个。”救治压力很快也传导到其他科室。3天不到,全院就“铺开了”:全科、心内科、胸外、骨科、产科、眼科、普外科……都开始接收病人。

“医院核定床位800张,那段时间病人最高住到了1200多。比原来要多得多。”而王思乂要做的,不仅是协助主任完成本科室的救治工作,还要负责全院查房、会诊,因此,早七晚九,一天50多个会诊,往返于门诊楼、住院部的各个楼层、14个科室就成了王思乂的常态。

“用同事的话说,腿都要跑断了。最忙的时候,一天能睡2个小时就不错了。”疲惫,是王思乂彼时最大的感受之一。

【硬扛:拼着一口气 “不能倒、不能退”】

疲惫感不仅来自工作强度,还来源于病毒感染后身体的虚弱。

在患者数量激增的同时,医生也接连“中枪”,“几乎是一天撂倒一个。就是病了心里也不踏实,好多人吃点退烧药,就赶回来了。”王思乂记得,科室主任刘晓芹只休息了半天就回到医院,连着坐了5天班。

王思乂感染后,身体状态也明显不如以前。咳嗽、冒虚汗,走路头晕。“没敢去拍CT,你要是真有问题,肯定得休息了,那病人咋办?”后来只好把消炎药加上,继续干。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内有几名患者,每12个小时就需要一次俯卧位通气。但由于患者全身有6根插管,根根都是救命管,所以每次俯卧位通气必须6名医生、护士共同协作,才能保证翻身时,这些插管不会打折或被拖出来。

“通常全部病人翻完身,一个小时就过去了,特别累。如果再遇到体重一二百斤的患者,腿都发软。”王思乂说,那时候大家的身体已经达到了极限,心态上也很压抑。但不管怎样,所有人都拼着一口气:不能倒、不能退,因为背后就是病人。

【温暖:医患之间彼此治愈】

如果说医护人员是患者的守护“天使”,那么患者的信任就是医生动力的来源。

2023年1月初,王思乂第一次见到95岁的尚奶奶时,老人已经出现气喘、氧饱和度不断下降等症状,情况危急。

对于危重症新冠病毒感染者,建立气管插管,有创正压通气是最有效的措施,但患者毕竟将近百岁,实施气管插管以及机械通气预后如何,大家都捏了一把汗。与家属沟通一致后,王思乂和同事们决定“搏一把!”

紧急插管,连接呼吸机,支气管镜检查,清理呼吸道内分泌物,机械通气,监护仪参数显示气管插管成功。“脉搏血氧饱和度迅速回升,生命体征逐渐恢复正常。”就这样,他们从死神手上把老人抢了回来。

还有一位88岁的患者王行会老人,送来时命悬一线。经过一系列抢救后,为激发老人的生存意志,王思乂握着老人的手,凑在耳边告诉他:“一定要坚持下去,有医生在,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要给患者‘生’的希望。”王思乂说,在后期的治疗中,他们会根据老人的生理反馈,比如做辅助运动时心率的快慢,情绪的平稳度,来动态调整他的康复计划,“同事去查房都会在床边和他说‘加油,还有10分钟,表现真不错’这样的话,鼓励他。”

“老人有信心了,今天能坚持住,明天就会越来越好。”王思乂讲,后来老人回到家中,还经常给她们发视频聊天,叮嘱她们吃好饭、照顾好身体,“就像家里人的唠叨一样,特别温暖,特别感动。”或许,这就是王思乂热爱这份工作的原因。

来源:顶端新闻

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03月23日

版权所有@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电话: 0391-6633866 / 6633722 | 豫ICP备2022021977号-1
地址:济源市第二行政区7号楼
网站标识码:4190010017 | 技术支持:九华云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