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是石榴知立夏
年年此日一花开
告别了万物生长的春天
进入到众生并秀的夏天
此时节
绿荫遍野,横塘新荷
今天,我们迎来
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
进入夏季
为什么人容易变得急躁?
养生应该注意什么?
我们应该怎么吃?怎么睡?
一起来看看吧!
01、养“心”
进入夏季,暑热易让人烦躁不安,心神被扰动,出现心神不宁,心跳加速,进而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
临床上,“双心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情绪不佳极易诱发心血管疾病,急躁易怒、爱发脾气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
急躁易怒不妨这样做!
1、拍打手臂:晚上7点~9点是血液循环的旺盛时期,可通过拍打心包经,或者按压手臂肘窝处,这样能有效加强心脏的供血能力以及大脑的血液循环。
【方法】手掌空心从上臂到下臂再到中指尖,拍打200次左右,左右交替,帮你养护心脏。
2、按摩中指:中指对应着心包经,做弹中指的动作可以活动心包经。
【方法】两个中指都要弹按,100次~200次。
3、掌心屈伸:有泻心火、通畅心经、提神醒脑之效。
【方法】采取自然站立或坐姿,身体放松,一手握拳,小指伸直,其余四指握拢,然后小指用力向掌心屈伸80次,两手交替进行。
02、养“阳”
《黄帝内经》讲“春夏养阳”,中国还有句古话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意思是春天的时候阳气刚刚开始生长,到了夏天慢慢地阳气就盛了。
夏季暑湿热盛,湿热对人体影响很大。此外,夏季人们贪凉且喜欢凉的食物,中医认为凉的食物属寒湿之物。
因此伏暑之邪极易与湿、寒夹杂为病,所以夏季须注意饮食,不可过食生冷,以免损伤肺、脾胃、心脑血管系统等。
阳气不足有哪些症状?
夏季天气炎热,大家都爱吃冷饮,想吹空调。寒凉会导致呼吸、消化系统极易出现问题,造成肺功能、消化功能减弱,从而引发咳喘、胃肠炎等疾病。
具体到儿童会表现为,胃肠功能失调,会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
怎么养“阳”?
不要吃冷饮、吹空调,也不能急于减衣物、洗冷水澡,或过量吃水果,最好也不要熬夜,这样容易损伤身体。
还有裸露腰部、肚脐,会损伤肾阳,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同时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可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
03、养“神”
立夏后,昼长夜短愈加明显,《内经》中记载:“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在阴气最盛的子夜和阳气最盛的正午都要休息好。
夜里23:00~1:00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辰,阳气开始生发,若在子时(23:00~1:00)阳气升发之时还未入睡,会打乱体内阴阳气血平衡。
04、养“脾”
1、吃苦菜
2、喝薏米粥
3、食鸭蛋
4、饮姜茶
来源 | 人民网科普(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非商业用途,仅用作公益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所有@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电话: 0391-6633866 / 6633722 | 豫ICP备2022021977号-1
地址:济源市第二行政区7号楼
网站标识码:4190010017 | 技术支持:九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