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经常是一个充满着哭声的科室。孩子们流着眼泪哭闹是常有的事情,他们挣扎着,他们反抗着,最终在家人和医护的共同努力下,药吃上了,针打上了,病治好了。
三天三夜
儿科医生人手少,这是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然而,就在人手短缺的情况下,产假、看病、回老家探亲,只剩下老付一个人在这里坚守。
三天三夜
她吃住在病房,小编见到她的时候,她顶着有些发油的稀疏的头发,正在为一位孩子接诊。仔细问了孩子的病情,又对孩子进行了详尽的检查,然后开药,并向家长解释孩子的病情、治疗方案以及回家后的注意事项。这是她的诊治流程,每位患儿都是如此。
8月份,不是儿童疾病的多发期,患儿不会挤满整个办公室,可是老付的接诊量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很多。陆陆续续的接诊,老付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
小编注意到,老付的椅子跟别人不一样。她的椅子上还放了个枕头。这是她这两天刚放的。这把椅子,她从早上七点多坐到晚上十一点多,除去查房会诊等时间,几乎全部坐在椅子上。第一天还没多大感觉,可是第二天她明显地感觉到腰困、屁股疼。只能临时把自己值班室的枕头拿过来垫着。
三更半夜
晚上十一点多,老付终于能躺到床上歇一歇了。但精神还是很紧绷,因为病房里还住着一些孩子,她要随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
我院早已宣布停止儿科夜诊,可还是有患儿来看病。凌晨2、3点被敲门声喊醒,老付虽然很累,但她很快清醒过来,她面对的,是一家人满眼的期待。半夜来的,多数是孩子发烧、喉炎,孩子病得无精打采,家长心急如焚,连声喊着:“医生,快给我孩子看看病吧。”
同样为人父母,老付非常理解家长的急切与焦躁。想到自己的孩子,平日里忙着工作,陪孩子的时间特别少,现在孩子放暑假,却依然没时间陪孩子,她有一些愧疚。
一番治疗,让老付越发清醒,送走患儿后,离天亮还有两三个小时,她还能睡个回笼觉。对她现在的状态来说,入睡,很快。
3天,72小时,老付就一直呆在5楼。她坚守在这方寸之间,不愿错过任何一个孩子的健康。还好,3天过去后,她等来了刘路希医生。她终于可以回家歇歇了。
坚守,这不是第一次。老付不是,刘路希也不是。连着几天上班,或者俩人、三人轮流24小时,这样的排班,她们都上过。熬过这段日子,等产假在家的杨华医生和外出看病的姚迎真医生回来了,她们的情况或许会好些。
版权所有@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电话: 0391-6633866 / 6633722 | 豫ICP备2022021977号
地址:济源市第二行政区7号楼
网站标识码:4190010017 | 技术支持:九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