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济源示范区召开2025年医政医管与科技教育、医学会工作会。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原亚洲参加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2024年,在卫生健康委党组的有力引领下,示范区医政科教、医学会工作亮点频现,成绩斐然。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县域医疗中心建设成绩突出,微创介入、麻醉疼痛等五个临床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为疑难病症诊治提供坚实支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再上新台阶。市人民医院多个特色专科通过省级验收,省级重点专科申报成果丰硕,呼吸内科获评省重点专科,妇产科成为省临床重点培育专科,推动临床专科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急诊急救网络持续健全,胸痛中心关键指标位居全省前列,为急危重症患者赢得宝贵救治时间。医疗服务模式不断优化。推行28项“便民就医”改革举措,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在会诊转诊、检查预约、医保电子凭证应用、诊间支付等方面全面升级服务,部分医疗机构还提供线上病案复印、“豫健护理到家”等便民服务,极大改善了群众就医体验。 医疗行业管理力度持续增强。医院电子病历分级评价成绩优异,部分医院达到较高等级。医废管理实现信息化、全流程可追溯,覆盖各级医疗机构。深化改革工作成果显著。解决就医不便问题,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为群众节省医疗费用。
会议要求,2025年,示范区医政与科教、医学会工作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持续增长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和示范区医疗服务能力短板、弱项,以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完善连续性医疗服务为目标,以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突出体系建设、能力提升、质量安全、运营管理、改善服务、科教管理等几大重点,持续推进全区医政与科教、学会工作取得新成效、再上新台阶,为提高示范区医疗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推动健康济源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强调,卫生健康系统各单位要顺应形势变化,积极优化调整医疗资源总体布局,健全“高水平”医疗服务体系;要锚定薄弱环节,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沿着基层基础和短板专科这两个方向有力延伸,落实“高标准”医疗管理工作;要坚持常抓不懈,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实现“高效能”医疗质量管理;要突出群众获得感,持续优化服务,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推进“高品质”医疗服务发展。
会上,人民医院、二院、妇幼保健院就医疗质量管理与医疗服务提升工作进行了经验交流,放射影像、药事管理、临床用血、肿瘤内科四个专业的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学会专业委员会)做了经验交流发言。
示范区卫生健康委相关科室、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主管院长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各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和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共计120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