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医 · 声 第29期】仁心守望三十载 大爱无疆践初心


发布时间:2025-09-01


在耳鼻咽喉科的诊室里,总能看到这样一位医生:他身着白大褂,镜片后是一双始终含着笑意的眼睛。从医30余年,他用一把小小的耳镜、一根精细的喉镜,为数万名患者解除了病痛;他远赴非洲赞比亚,在疟疾横行的恩多拉地区守护生命;他坚持用平价药、说暖心话,让患者不仅“病好”,更“心安”。他就是济源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河南省头颈外科学会委员原中发—— 一位将“患者需求”刻进生命年轮的医者。

精术为本:以专业能力托举生命希望

“医生的手艺,是患者的底气。” 这是原中发常挂在嘴边的话。从医学院毕业后,他扎根耳鼻喉科临床一线,先后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多家顶尖医院进修,在国家级专业会议上与同行切磋技艺,将前沿理论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多年积累让他不仅能熟练处理鼻炎、咽炎、中耳炎等常见病,更擅长鼻内镜、喉镜下的微创手术,对过敏性鼻炎、顽固性耳鸣等疑难病例有独到见解。作为中华医学会会员、河南省头颈外科学会委员、济源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他发表国家级及省级论文十余篇,用学术成果反哺临床实践。

一位被慢性鼻窦炎折磨十余年、多次复发伴鼻息肉的患者,辗转多家医院后找到原中发。他仔细分析影像资料,结合患者鼻腔结构特点,采用 “鼻内镜下精准鼻窦开放 + 息肉切除术”,术中精细操作保护周围黏膜,术后制定个性化用药与复诊方案。三个月后复查,患者鼻塞、头痛症状完全消失,更避免了传统手术可能导致的面部损伤。“原医生的技术让我少受罪,更治得彻底!”这样的认可,源于他“把每一台手术都当成艺术品”的严谨,更源于对患者生命健康的极致负责。

援非大爱:在艰苦中诠释医者担当

2018 年 5 月,得知医院要组建中国援赞比亚医疗队时,50 岁的原中发主动请缨:“我去!非洲缺医生,我经验足,能多帮一个是一个。”他申请前往环境最艰苦、疟疾发病率最高的恩多拉地区 —— 这里医疗资源匮乏,设备落后,语言沟通障碍重重,诊疗耗材时常短缺。但他带着30余年的技术底气与“国家使命必达”的信念,在此坚守13个月。

在恩多拉,他每天接诊数十名当地患者:为反复中耳炎致听力下降的儿童清理脓液、制定方案;为鼻出血不止的工人紧急止血并科普知识;用简单英语配合手势,为语言不通的老人解释病情。一位因疟疾引发耳部感染、高烧昏迷的患者被送来时,原中发连夜检查,在设备简陋的条件下凭经验精准判断病灶,用有限的抗生素控制感染,最终使其转危为安。

他的仁心仁术赢得当地百姓信任 —— 诊室外常排起长队,孩子们用刚学会的中文喊“医生叔叔”。当地卫生部为他颁发“中赞‘友谊勋章’”,国家卫生部授予“荣誉证书”,河南省评他为“援外先进个人”,济源市授予他“第五届道德模范”称号。“这些勋章属于中国医生群体,更属于信任我们的患者。”他常说。

患者至上:用细节温暖传递医者仁心

回国后,原中发依然保持着援非时的纯粹:“患者来找我,是把健康甚至生命交给了我,我必须对得起这份信任。” 日常诊疗中,他始终将“患者需求”放在首位 —— 无论门诊多忙,都耐心倾听;无论病情多复杂,都用通俗语言解释;无论患者经济条件如何,都优先考虑平价有效方案。

曾有一位 70 多岁的老年患者,因长期耳鸣导致失眠、焦虑,不愿与家人交流。原中发接诊时,先轻轻握住老人的手:“您别着急,耳鸣就像耳朵里的‘小噪音’,咱们一起找原因、慢慢治。”他详细询问病史,结合听力检查判断为神经性耳鸣伴焦虑情绪,制定“药物调理 + 心理疏导 + 生活方式调整”的综合方案。治疗期间,每次复诊都主动询问睡眠情况,微调用药;得知老人因耳鸣不愿出门,还教家属用轻音乐缓解焦虑。三个月后,老人耳鸣明显减轻,重新恢复晨练和买菜的生活。“原医生不仅治好了我的耳朵,更治好了我的心!” 老人出院时哽咽道。

耳鼻喉科急症多 —— 鼻出血、急性会厌炎、鱼刺卡喉…… 每一次紧急情况,都是对医者技术与心态的双重考验。一次深夜,一位中年男性因鼻出血不止被送急诊,出血量大且血压升高,患者和家属慌得手足无措。原中发接到电话后5分钟赶到,一边安抚:“别慌,我们一定能止住!” 一边迅速检查,发现是黎氏区血管破裂,立即采用 “填塞 + 冷敷” 止血法,同时监测血压、调整用药。半小时后,出血止住,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家属掏出红包硬要塞给他,他严肃拒绝:“救死扶伤是我的本职,您的心意我领了,但红包我绝对不能收!” 这样的场景,在他职业生涯中多次上演 —— 他常说:“患者的信任比红包更珍贵。”

从医30余年,原中发用精湛医术托举生命希望,用援非行动诠释大爱无疆,用平价诊疗守护医者仁心。他是患者口中的“贴心医生”,是同事心中的“榜样医师”,更是济源医疗战线上一面鲜红的旗帜 —— 他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医者,不仅要有妙手回春的本领,更要有悬壶济世的情怀;不仅要在顺境中坚守初心,更要在挑战中勇担使命。这,就是原中发,一位用仁心仁术书写平凡伟大的医者。

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09月01日

版权所有@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电话: 0391-6633866 / 6633722 | 豫ICP备2022021977号-1
地址:济源市第二行政区7号楼
网站标识码:4190010017 | 技术支持:九华云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