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是一份崇高而神圣的职业。护士,是一群离生死最近、承载无数期望的人。在济源市妇幼保健院综合内科、老年医学科,有一位在护理岗位上默默付出了30年的护士,她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书写着对生命的敬畏、对护理事业的忠诚。从日常护理到心理关怀,她用爱与专业,守护着每一位无陪护老人的晚年生活,让老人们在医院里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成为老人最贴心的守护者,她就是护士长孔莹。
愿将此生献护理,不负韶华不负卿
人生有多少个十年,“我的护龄30年!”在多年的护理工作中,她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以身作则、无私奉献,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及专业知识水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扎实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她就是孔莹,综合内科、老年医学科护士长。
参加工作以来,她先后在妇产科、小儿外科、耳鼻喉科、综合内科及老年医学科工作,不管是在哪个岗位上,她始终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用炽爱温暖着病床上的患者,用真情感动着每一位病人。她把和病人沟通放在首位,无论进病房,还是在治疗时,只要面对病人,她都是以笑相迎,认真询问,耐心解答,并且做到百问不厌,百答不烦。
老年医学科的患者大多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病情复杂且变化快,这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她深知这一点,带领全科护士不断学习和掌握老年医学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努力提升专业素养。在日常工作中,孔莹总是以身作则,带领护理团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每天清晨,她来到科室,总是认真了解每一个患者的病情变化。在查房过程中,她会耐心地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需求,用温暖的话语和关切的眼神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她还会仔细检查患者的护理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和改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从晨曦到到夜幕,用生命诠释责任担当
患者董阿姨,因呼吸衰竭,长期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一天晚上12点多,患者突发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心率血压升高,唇面青紫,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病情危急家属情绪比较激动,同时科内入住有其他危重患者,给孔莹护士长打电话,她立即到达现场,争分夺秒参与抢救工作,协助调整呼吸机、更换气管套管、药物缓解气道痉挛,调控心率等,患者病情逐渐得以稳定,随后她耐心安抚病人情绪,工作结束已是凌晨,暮色沉沉掩盖不住护士长的面庞,她不光是护理团队的“定海神针”,更是患者心中的暖心天使。她用夜以继日的细致和温柔,成为了大家坚强的后盾。
除了关注患者的身体疾病,孔莹还非常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老年患者由于身体不适、生活不能自理等原因,往往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她会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需求,通过耐心倾听、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等方式,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她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积极为患者解决实际困难,帮助购买生活用品、订餐等等,解决了家属的后顾之忧。
双手托起希望之光,医者之路无惧无悔
长期的一线工作让她锻炼出了过硬的专业技术,凭借出色的表现,曾多次受命代表医院参加市级的护理操作技能竞赛并取得名次,还获得了“市级五一劳动奖章”、”示范区最美护士”、”医院十佳护士”、多次先进个人……一切的荣誉并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作为护士长,孔莹不仅要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还要承担起科室的管理职责。她配合科主任,注重团队建设,关心科室人员的成长和发展,通过定期组织培训、业务学习和经验交流等活动,不断提升护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在她的带领下,老年医学科的护理团队形成了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综合内科、老年医学科的医护人员们面对那些无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她们从不嫌麻烦。从喂饭、擦身到帮助老人翻身,每一个护理动作都细致入微。当老人子女无法时刻陪伴时,他们便成为了老人的依靠。无论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下,还是夜晚的灯光亮起,他们都坚守在老人身边,用爱和责任守护着无自理能力老人的每一刻。
孔莹经常和科室的人一起探讨,“过去我们认为老人越长寿越好。其实,更重要的是健康且长寿,让老人有质量地活着,也是整个综合内科、老年医学科努力的方向。”她常说:“作为一名老年医学科的护士,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我要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为老年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美好。”未来,她还将持续学习,努力提高,一如既往地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发光发热。
版权所有@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电话: 0391-6633866 / 6633722 | 豫ICP备2022021977号-1
地址:济源市第二行政区7号楼
网站标识码:4190010017 | 技术支持:九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