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行山南麓的济源市邵原镇,有这样一位“白衣守护者”:她扎根基层21载,用温情驱散病患的阴霾,用行动筑牢山区健康防线。她是济源市邵原卫生院护士长翟娜娜,一位让乡亲们口口相传的“暖心天使”。
深夜出诊: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时速
2024年深冬的一个凌晨,邵原镇史家腰村的一户人家两个老人煤气中毒,接到120出诊电话后,刚结束夜班的翟娜娜立即披上外套冲向120车。救护车在冰雪覆盖的山路上颠簸前行,她跪在担架旁为老人监测生命体征,用手紧紧扶着氧气面罩,严密观察着老人的生命体征,双眼紧紧地盯着心电监护仪。“再快一点!”她反复叮嘱司机,目光紧盯着老人逐渐微弱的脉搏。
当救护车冲破夜色抵达卫生院时,老人已出现昏迷症状。翟娜娜一面配合医生展开抢救,一面轻握着老人颤抖手:“大爷,您醒醒,您醒醒”。经过医生诊疗后,老人病情危重,需要进行高压氧治疗。翟娜娜又急忙和当班医生把病人转送到了上级医院,得到了及时的救治。当病人送到后,翟娜娜摘下被汗水浸透的口罩,眼角的疲惫掩不住欣慰——这样的“生死时速”,她经历过百余次。
匠心筑梦:在平凡中淬炼不凡
护理工作看似琐碎,翟娜娜却视作“与生命对话的艺术”。她常说:“南丁格尔的灯,照的是别人,亮的是自己的心。”为提升静脉穿刺成功率,她在自己手臂上练习进针手法;为优化病房护理流程,她牵头执行《基层优质服务》,提高护理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一次,一名躁郁症患者突然情绪失控,抓伤了她的手臂,她却在包扎后继续守护在旁,用温和的语调疏导:“您要是难受,就把我当成一棵树,说说话也好。”
誓言无声:以爱为笔书写基层赞歌
从青春飞扬的20岁到年近不惑的41岁,翟娜娜把人生最珍贵的时光献给了山区。无数个深夜,她在值班室吃着冷掉的泡面,听着窗外的山风;无数个节庆,她在病房里为患者梳头、喂饭,错过与家人的团聚。但当听到老人用颤抖的手握住她喊“闺女,你扎针一点都不疼”,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眼底的星光。
“这里的山路很长,但人心很近。”翟娜娜说。在基层护理的赛道上,她用爱丈量着责任的维度,用行动诠释着“白衣天使”的分量——她是照亮山区的一束光,更是千万基层医护人员的缩影,用平凡的坚守,书写着最动人的生命诗篇。
版权所有@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电话: 0391-6633866 / 6633722 | 豫ICP备2022021977号-1
地址:济源市第二行政区7号楼
网站标识码:4190010017 | 技术支持:九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