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杨金玲:儿科里的“阿姨医生”


发布时间:2022-07-29


相对于其他医学专业,儿科任务重、压力大。对大多数医学生而言,这不是理想的选择。但有一些人会迎难而上,走这条难走的路。杨金玲就是其中一个。

1997年,从河南医科大学毕业后,杨金玲来到济源市妇幼保健院从事儿科诊疗工作。这一干就是25年。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她始终把“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在安慰”挂在心头,得到了患儿及家长的认可。被杨金玲治疗过的不少孩子,亲切地称她为“阿姨医生”。

初到儿科工作时,她和别的年轻医生一样,常常因为资历浅不被患儿家长信赖。为此,她白天在门诊看病,晚上回家查资料,碰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就请教专家,想方设法提升业务能力。

儿科被业界称为“哑科”,因为不少患儿表达不清自己的症状。儿童生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等特点,这就要求儿科医生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因此,杨金玲从医10年后,攻读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又攻读了在职博士,全面提升业务水平。

面对工作,杨金玲总是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每当儿科里有病情复杂或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时,她总会组织疑难病例讨论。

“遇到疑难复杂病例,我们不要总跟家长谈转院事宜,因为这个时候家长是无助的。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杨金玲说。

“每当科室里有重症患儿的时候,她不仅白天往病房跑好几趟,查看病情变化,还会夜里给值班医生打电话,询问相关情况。”与杨金玲共事10多年的医生陈红娟告诉记者,工作这么多年,节假日杨金玲很少休息过。不论什么时间、什么天气,杨金玲总是随叫随到。

儿科往往是医院中最容易产生医疗纠纷的地方。无法准确表述不适的患儿,爱子心切、焦虑紧张的家长,使得儿科医生的工作更加艰辛。杨金玲总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真诚耐心的解释消除家长心中的疑虑。

“很多时候,儿科医生医治的不仅是孩子的病,还是家长的焦虑情绪。”杨金玲说,一些家长在遇到孩子生病时,常常会变得敏感,甚至易怒。有些孩子由于心里畏惧,会出现哭闹的情况,这时候家长内心就会更加不安。这就需要医生有超强的共情能力,来安抚家长和患儿情绪。

杨金玲还时常叮嘱年轻医生要想方设法为患者减免治疗费用,争取用最少的费用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杨金玲告诉记者:“我们收治的患儿有些来自农村或山区,家庭并不富裕。因此,一定要考虑患儿的家庭情况、承受能力,在保证治疗有效的同时,尽可能减轻患儿的家庭负担。”

杨金玲认真负责、爱岗敬业。如今,她成了科室里的“主心骨”,也成了患儿家长眼中可信任的医生,被确定为“出彩河南人”第三届最美医生候选人。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我将尽我所能为孩子和家长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杨金玲说。

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07月29日

版权所有@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电话: 0391-6633866 / 6633722 | 豫ICP备2022021977号
地址:济源市第二行政区7号楼
网站标识码:4190010017 | 技术支持:九华云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