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处暑到!来查收这份秋日润燥清单→


发布时间:2025-08-25


“三暑”与“三伏”均代表高温酷热天气,暑天来,伏天到;伏天消,暑将尽。

处暑意即“出暑”,意味着高温将退场,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但暑热消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并不是暑气下降马上就凉爽。处暑节气气温已开始总体呈下降趋势,日夜温差逐渐增大,但白天气温仍较高。

处暑养生过好这“三关”

1. 秋乏关

处暑节气,是天气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很多人会出现疲劳感,因此我们要及时调整作息规律,避免晚睡。

2. 秋燥关

处暑时节,气候逐渐干燥,燥邪易灼伤肺津,此时饮食宜多食用具有养阴润肺作用的食物,防止燥邪伤害人体阴液。

3. 霉菌关

处暑以后,气温下降,雨水增多,给霉菌创造了适宜的繁殖条件。三伏天时,空调大开,室内通风次数少,容易滋生微生物。因此处暑以后,应经常开窗使空气流动。

处暑养生重在“收”与“润”

处暑时节,养生应以“润燥、养肺、收敛阳气”为主,帮助身体适应季节变化。

1、调养饮食:处暑后燥气渐盛,易伤肺阴,建议多吃百合、银耳、梨、蜂蜜等滋阴润燥的食物,少吃辛辣烧烤类,避免加重秋燥。适量食用山药、莲子等健脾食材,增强脾胃功能。

2、起居调整:昼夜温差增大,需注意保暖,尤其护好腹部和关节,避免受凉。早睡早起,顺应自然阳气收敛的规律,避免熬夜耗伤阴液。

3、运动保健:适宜选择温和运动,如散步、瑜伽、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损耗津液。

4、情志调节:秋季易生悲忧之情,可多接触自然,保持心态平和,通过冥想、读书等方式舒缓情绪。

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08月25日

版权所有@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电话: 0391-6633866 / 6633722 | 豫ICP备2022021977号-1
地址:济源市第二行政区7号楼
网站标识码:4190010017 | 技术支持:九华云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13号